建筑施工企业坏账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坏账管理规定最新)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资金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对分支机构做到了你的钱,我看着你花。
这需要企业雄厚的资金力量做支持。而良好的资金管理工作能够为施工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发展增长方式转变和经营结构调整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资产投资规模,推动施工企业的改革进程。
第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做好资金流入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资金日常流入情况,关系到企业现在及将来享受资金流入的权利。加强应收账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置多级的资金预算编制,每级的预算编制都由企业的管理层负责,下级的预算编制要向上级汇报。通过建立多级的资金预算编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成本,促使预算目标更科学,有利于落实预算编制的责任。
资金结算中心做好资金管理的制度要求 (一)规范化财务行为 财务部门作为掌握资金的重要一环,对于人员要实行严厉的规划。从最初各地区的财务经办人人员选择开始,应由企业项目经理部的财务部门统一设立和培训,实现机构人员的统一。
求建筑企业财务制度一份
1、第一条会计和出纳的职责 会计的职责: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会计报表,及时上报税务部门,并协调和安排与税务相关的手续和事务。出纳的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根据公司财务主管审核签字的收付款凭证办理款项收付工作,登记并将收付款凭证装订保存。
2、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编制公司的各项财务收支计划;审核各项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收回售楼款,清理催收应收款项;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费用报销,税费交纳,银行票据结算,保管库存现金及银行空白票据,按日编报资金日报表;做好公司筹融资工作;处理、协调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间的关系,依法纳税。
3、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 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4、建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中财务开支管理基本内容:财务开支大计划项目部收到业主拨款后,由项目部经理向建筑公司经理报告,出纳报告财务科长。项目部经理组织书记、总工、财务、技术、计划、物资、办公室等负责人制订财务开支大计划,并报建筑公司经理签字批准。财务按以下顺序进行开支。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流程?
1、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流程涉及到多个科目和特定的核算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相关法规,施工企业需要遵循《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进行会计处理。主要的会计科目包括:工程施工这个科目类似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分为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两部分,分别核算工程合同的实际支出和产生的毛利润。
2、购入工程物资:- 借记“工程物资”科目(专用材料或专用设备子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领用及退还工程物资:- 领用时:- 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贷记“工程物资——专用材料”科目。- 退还剩余物资时:- 借记“工程物资——专用材料”科目。- 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3、施工会计核算流程: 基本流程:凭证制单——凭证审核——记账——对账——其他系统结账——总账系统结账。 支付社会保险费:按全额划出社保费用,并按个人和公司部分分别记账。 交纳税金:开具工程款发票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工程结算收入。收到收据时,借记应交税金等,贷记银行存款或内部往来。
4、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的复杂性体现在分包业务的处理上。以下是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示例:第一种处理:当某建筑公司收到8000万元总承包款,其中2000万元转包给分公司,其会计流程如下:收到总款时,借记银行存款80000000元,贷记工程结算收入80000000元。
5、本帖只在此探讨建造合同法准则中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与生产性企业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讨。\x0d\x0a (一)工程施工 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项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设置“合同成本”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强化对策?
1、受到同行的业务竞争,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业务就必须要为业主垫付较多的资金,资金被大量的占用,特别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状况;受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施工企业从金融机构借款规模不断减小,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借款也越发的困难,使得施工企业资金短缺成为必然。 ***三***资金预算管理不完善。
2、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采用科学方法,整改或重组企业的资金构成,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配置,让闲置状态的资金流动起来,解决企业资金的困难。
3、资金的垫支不仅会影响施工项目现金流的稳定性,还会给之后回收垫支资金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其中包括投标方的信用风险以及垫支情况带来的合约风险,这往往都是施工企业对企业设备、材料供应和投标商的条件考虑不充分引起的,而在中标后也可能出现设备问题或者材料供应不及时和质量问题。
4、现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以国有建筑企业集团通过结算中心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为例,对资金集中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5、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为资金科学筹措而提供相应方案。
6、建筑企业必须从实践出发认真解决问题,推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困难的原因 (一)与宏观调控政策相背,盲目上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大,国家采取了压缩基建投资规模、收紧银根的货币政策。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1、第五条 财政部负责制定并指导实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基本建设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和监督。第六条 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含一级预算单位,下同)应当会同财政部门,加强本部门或者本行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监督,指导和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的第81号令,即《基本建设财务规则》,旨在规范基本建设财务行为,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该规定自2016年9月1日起生效,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政资金基本建设活动。
3、实行基本建设财务和企业财务并轨的单位,不执行本规定。第三条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方针政策;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
4、该《规则》分总则、建设资金筹集与使用管理、预算管理、建设成本管理、基建收入管理、工程价款结算管理、竣工财务决算管理、资产交付管理、结余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监督管理、附则12章63条,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2002年9月27日财政部发布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及其解释同时废止。
5、通过认真执行此通知,可以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实现财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结合各部门、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落实到具体建设单位,能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6、续建、改造等工程及其相关工作。从2016年起,旧的规定和解释均已作废,必须按照新规则执行。对于之前财政部发布的其他财务规定,如《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中与新规则有冲突的部分,应遵循新规则的规定来操作。
发布时间: 2024-10-26